|
從“表演型”到“實用型”:中國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探索提速时间:2025-05-30 【转载】 阅读 5月29日,參觀者體驗傲意科技靈巧手的手勢識別功能。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新華社上海5月30日電(記者楊有宗、龔雯、杜康)與單純追求視覺表現力和沖擊力不同,記者從正在上海張江舉行的2025張江具身智能開發者大會感受到,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正以“好用、管用”為導向,加速商業化落地進程。隨著人工智能、傳感器技術迭代升級,人形機器人正從實驗室走進更多工廠和家庭,逐步從“表演型”邁向“實用型”。 29日當天,和2025張江具身智能開發者大會同步開幕的,還有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的國際人形機器人技能大賽。翻開賽事手冊可以看到,汽車貼標、零部件上下料、衣服折疊、垃圾清理、商品掃碼等工業、家庭、商業場景實現全覆蓋。如果只看比賽項目,或許會以為這是一項人類勞動技能比賽。 剛剛完成比賽的機器人操控者王思浩告訴記者:“比如疊衣服這個動作,對人來說可能很簡單,但對于機器人來說,卻需要調動視覺、觸覺等各個系統,非常復雜。但也因為如此復雜,人形機器人才可以真正幫到人類的日常生活。” 上海張江人形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曉剛介紹,作為活動的主辦方,組織本次大賽主要是為了展現目前國際國內人形機器人的技能和作業能力!耙酝@類比賽相對較少。我們更希望讓機器人具備進入各類場景,乃至千家萬戶去作業的能力! 更多具身智能產業企業也不再單純追求“人形”。在一家主做仿生手的企業展位,記者了解到,該企業的產品并不一定需要裝在人形機器人身上,搭載在一個平臺上即可完成從1萬元現金中抽取出5張紙幣等銀行柜員的基本操作。 在工業領域,相關應用更為成熟。今年3月,優必選數十臺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應用群體智能技術,完成了全球首例多臺、多場景、多任務的人形機器人協同實訓。在車企的總裝車間等多個復雜場景,數十臺Walker S1實現了協同分揀、協同搬運和精密裝配等多任務協同作業。 在商業服務領域,來自上海的機器人企業擎朗智能累計生產銷售了逾10萬臺送餐、送藥等機器人。 5月29日,參觀者拍攝機器人進行家庭場景雜物整理比賽。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現階段不必單純追求人形,但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敝袊鴩易匀换鹞呒夹g中心研究員劉進長說,通過落地具體的應用場景,可以進一步幫助人形機器人視覺、觸覺等系統加速迭代,讓人形機器人早日走進千家萬戶。 在未來的探索中,中國機器人產業高地張江將發揮重要作用!吧虾F謻|已集聚100多家機器人企業,其中90%以上集聚在張江科學城。”張江集團總經理陳微微說,以張江機器人谷為核心載體,張江科學城構建了一個覆蓋智能軟件、核心零部件、整機集成、場景應用的全產業鏈生態圈,有力地推動人形機器人在多個領域和場景中的加速落地與深度融合。 |